上海的老公房加裝電梯工作,這幾年不斷提速,摸索的過程中大家都遇到過一些瓶頸,也總結了不少經驗。我們先來討論下加裝電梯過程中,最常碰到的情況:當高樓層的居民要加裝電梯,低樓層的居民不同意,該怎么辦呢?
長寧宣化小區的這棟老公房去年底就啟動了電梯加裝的征詢工作,不過,至今還沒能進入下一步流程。樓里總共30戶人家,有28戶已經征詢同意了,但還有兩戶人家沒有點頭。不同意的兩戶人家都是二樓居民,他們認為目前的加裝方案,會影響他們日常居住中的通風需求。
居民張先生說,每戶有油煙機、熱水器、衛生間三根管子,當中四戶人家都是靠走廊通風的。另一位朱先生稱,成為電梯過道后,風全部吹到自己家,門也不好開 ,一開全朝家里吹,怎么住呢?
在老房加梯過程中,類似這樣因低樓層住戶反對而“卡殼”的案例屢見不鮮。有29戶都同意加裝,僅因一戶居民強烈反對,而無法立項的;有反對居民在工程動工后大鬧施工現場的;也有征詢時同意了,開工后又“出爾反爾”,認為自己吃了虧要求補償,使得已開工工程不得不擱置的。
為了幫助加梯征詢順利推進,去年底,上海出臺最新意見,把加裝電梯樓棟的業主意愿征詢通過比例,由此前的90%放寬到了三分之二。但在實際操作中,不少經歷過加梯的基層工作人員,還是會盡可能爭取居民們的百分百同意。因為如果有小部分居民的反對意見始終被無視,或者提出的問題和建議沒有被盡可能想辦法去解決,一味的只顧把電梯裝上,那么很可能后續會加深鄰里矛盾,形成惡性循環。
這個爭取的過程,蘊含著群眾智慧,比如寶山區的部分小區,讓一樓居民加入加梯工作組,去做其他樓層依然有顧慮的居民的思想工作??吹讲⒉恍枰娞莸囊粯蔷用穸纪饬?,樓上住戶也就容易松口,至少愿意先看看方案再繼續坐下來談。 不少持反對意見的居民有時也并非無理取鬧,他們的合理訴求能否被聽取,正是征詢是否能爭取到百分百通過的關鍵。
比如普陀區美源公寓這棟樓,電梯位置靠近窗戶,多少對低樓層的側面采光會產生影響,全樓居民商量后,決定為二、三樓居民定制“鏤空”的玻璃外墻,來解決采光問題。嘉定嘉德坊小區這幢樓,讓低樓層居民猶豫的則是加裝電梯后的通風問題。于是,居民們通過協商,采取拆除原有屋檐,打造垂直通風井道的方式,解決了低樓層住戶的這一顧慮。
而在居民們積極協商的過程中,不少基層政府也主動加入,來幫忙調解矛盾。寶山區大場鎮就曾發生過,一戶底樓居民一直不同意加裝電梯,了解后發現,原來這是一位腿腳不便的殘疾人,加裝的電梯會占據他平時停放殘疾車的位置。于是,街道出面幫助協調,在旁邊另外為他安排了專門的停放位,還加上了無障礙通道,解決了這位居民的后顧之憂,那么加梯工作也就能順理成章地推動了。
樓上樓下的居民互相體諒,多多換位思考,依靠居民自治,再加上基層政府部門想方設法促成好事,這樣才能讓加裝電梯中最難的“居民統一意見”這一關走得更順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