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鋼結構平臺制造過程
鋼結構平臺的制造首先通過放樣、下料、切割進行。放樣、落料時,應根據工藝要求預留焊縫收縮余量和切、刨邊、銑。氣割前應清除鋼材切割區域表面的銹跡和污垢,氣割后應清除熔渣和飛濺物。
2.鋼結構平臺材質
鋼結構平臺矯正后的鋼材表面不應有明顯的凹面或損傷,劃痕深度不應大于0.5MM;用于氣割或機械剪切零件時,需要邊緣加工時,刨削量不應小于2.0MM;
3.鋼結構平臺制孔
鋼結構平臺打孔時,螺栓孔的精度和允許偏差應符合規范。當螺栓孔的允許偏差超過規格時,不應使用鋼塊進行填充。零件應檢查合格,并清理連接接觸面和焊縫邊緣每側30mm-50mm范圍內的鐵銹、毛刺、污垢、冰雪。板材和型材的拼接應在組裝前進行;組件的組裝應在組件組裝和焊接校正后進行,組裝順序應根據結構形式、焊接方法和焊接順序等因素確定。用夾具組裝時,拆下夾具時不應損壞母材;殘留焊痕應打磨平整,頂緊接觸面應接近面積的75%。
4.鋼結構平臺打磨
用砂輪磨削摩擦面時,磨削范圍不應小于螺栓直徑的4倍。磨削方向應與受力方向垂直。處理后的摩擦面在出廠前應分批進行防滑系數測試。加工過程中試件摩擦面不得損傷,處理后的摩擦面不得有飛邊、毛刺、焊痕或污染等;